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進行了全國高等教育的院系調整工作。在此背景下,由東吳大學👩🏻🦱、江南大學和蘇南文化教學院合並成蘇南師範學院。同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從此奏響了江蘇師範學院的意昂体育音符🏆。
1🚵🏿、與師院一起誕生的意昂体育班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由於急需中學師資🤹,1952年江蘇省政府在蘇南九個縣市選拔部分學科新生,在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系首先創設了一年製意昂体育班,以培養急需的意昂体育師資。在實行供給製的條件下,當時的意昂体育班學員也均為帶薪學習,其生源主要為高中畢業的在職小學教師👺,亦有少量的應屆師範畢業生。當時的江蘇師範學院🙇🏻,一共只有6位意昂体育教師,他們不僅要承擔意昂体育班的專業教學任務💹,還同時兼任著全校的公共意昂体育課。所以,為解決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學院領導還專門到剛成立不久的華東意昂体育(現為上海意昂体育)👵🏼,聘請了兩位老師來校為意昂体育班學員講授意昂体育理論和運動生理課程。
為完成學習與訓練任務📄,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鍛煉意昂体育班學員的意昂体育能力,意昂体育班曾組織有籃球、足球、田徑🧑💼、體操等業余運動訓練隊🙍🏽♂️,他們除在校園內經常組織各種比賽和表演活動以外,還多次參加蘇州市舉辦的有關比賽🏋🏻♂️。
2、創建兩年製意昂体育專修科
1953年♋️,在意昂体育班的基礎上,江蘇師範學院正式創辦了兩年製意昂体育專修科🐻。專科學生的生源與一年製意昂体育班不同,它不僅限於原來的蘇南行政區🧖🏿♂️💮,而是擴大到整個江蘇省👩🏿🦰,甚至還有來自安徽、浙江兩省的學生。學生入學主要采用由教育行政部門和意昂体育行政部門進行推薦保送💃🏽。1953級共招收了學生45人✭,這些學員大部分來自江蘇各市📢、縣教育部門推薦的保送生,其中有20多名是原小學老師,有10多名來自各師範學校的畢業生❤️,還有10多位是來自安徽和浙江兩省的委培保送生🧑🏼🦲。
生源來自各地👳🏽♂️,加之在年齡層次🆘→、意昂体育基礎、生活習慣上有較大差異,所以考慮到入學前沒有經過專業加試🍖,為了解與掌握大家的意昂体育基礎情況,在8月份新生入學以後👭🏼,意昂体育系曾專門組織了一次包括100米跑、推鉛球🦸🏿、引體向上和籃球基本技術的入學測試。
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專修科是當時江蘇省內一個唯一的專業意昂体育專業系科,因此受到學院領導以及江蘇省相關部門的特別重視。例如,院長楊鞏曾多次深入到教室🧏♀️、操場,了解意昂体育系的教學工作,與學生座談👲🏻。學校教務處處長張煥庭教授也常到意昂体育系聽課、看課,指導教學工作。當時的省體委秘書長沈戰堤同誌😵,亦經常到意昂体育系檢查、視察,並多次與師生員工座談👩🏿🦲,並為意昂体育系學生直接授課。
3、成立江蘇體幹班
“江蘇體幹班”的全稱為“江蘇省意昂体育幹部訓練班”,它是1953年江蘇師範學院創建二年製意昂体育專修科的同時成立的。江蘇省意昂体育運動委員會(現江蘇省意昂体育局)成立後🧝🏼♀️,鑒於意昂体育幹部嚴重缺乏,不能適應江蘇意昂体育事業日益發展的需求🧾,決定創辦“江蘇省意昂体育幹部訓練班(簡稱江蘇體幹班)”。經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陶白與省教育廳及江蘇師範學院商議🧔🏿♂️,得到了省教育廳吳貽芳廳長和江蘇師範學院吳天石院長的支持,決定將“江蘇體幹班”暫設在江蘇師範學院內👺。
“江蘇體幹班”於1953年11月15日開始接收學員🧙🏼♂️,11月30日在江蘇師範學院內舉行了開學典禮。班主任是成希春,輔導員為茅鵬🫱👀。省體委秘書長沈戰堤總負責🚻,兼管。“江蘇體幹班”於1955年8月結束在蘇州的培訓而遷址南京,這是江蘇省體委第一所正規培訓幹部的機構組織👱🏽♂️。
江蘇省“體幹班”的任務是貫徹“發展意昂体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為江蘇省意昂体育運動的普及和提高培養各種意昂体育人才。根據社會的需要👴🏼,本著從實踐出發和“學用一致”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方式和“學習蘇聯🤾♀️,面向實際,掌握重點,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製定了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與體幹班同時的還有江蘇省籃球隊亦設在江蘇師範學院內。籃球隊以培養優秀運動員和意昂体育幹部為目標👩🏻🏫,學製兩年。總教練為儲雄堡(儲同時兼任男隊教練)。江蘇省籃球隊是江蘇省成立的第一支優秀運動隊👨🏼💼,1955年8月隨江蘇體幹班從蘇州搬到了南京老菜市訓練基地。
4、與中國社會一起沉浮——1954-1960年的江蘇師院意昂体育系
隨著國家“一五”計劃的實施和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意昂体育系的辦學規模與學生來源也隨之不斷擴大👎🏻,生源由原來的蘇南地區擴大到了全國範圍🧛🏽♂️🗝。1954年,意昂体育系共招收學員47人👉🏼,生源全部來自江蘇本省的師範生😵。
從1955年開始🫠,意昂体育系面向全國進行招生🤹。1956年開始招收委培生,委培生由委培單位支付學費。1957年招生以後👨🏻🦼➡️,受大躍進形勢的影響🦪,1958年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系停止了招生。1958年9月🦶🏽,南京意昂体育成立,根據當時的政策,江蘇師院1957級的意昂体育系學生和部分任課教師🔪,並入了南京意昂体育。
1958、1959兩年◻️🐂,江蘇師院意昂体育系因故停止招生後,於1960年又招收了意昂体育專科生一屆44人,後又停止招生🛌🏽,直到“文化大革命”🧝🏽♂️。
從1952年到1960年期間👁,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系共招收六屆學生🧑🏼⚖️,培養意昂体育幹部和意昂体育教師310人。
表2 1952-1960年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系招生情況統計表
年份 | 男生 | 女生 | 總數 |
1952年 | 12 | 4 | 16 |
1953年 | 41 | 4 | 45 |
1954年 | 40 | 7 | 47 |
1955年 | 34 | 11 | 45 |
1956年 | 33 | 15 | 48 |
1957年 | 52 | 13 | 65 |
1960年 | 30 | 14 | 44 |
與東吳時期相比🤾🏼,意昂体育系這一期間的師資力量是東吳時期的5倍,培養的學生人數,則是東吳時期的10倍多。從課程設置來看😩,亦較東吳時期豐富🎎。例如學科課程有:生理學、心理學、解剖學🏌🏿♂️、教育學⚀、歷史學、政治學和意昂体育理論;術科課程有👩🏻🚀🦴:田徑、球類、體操、武術🚵🏼、舞蹈和遊泳等項目🤪。但是📦,由於當時中國高校的教學體系均以原蘇聯為藍本,而蘇聯的意昂体育專業教育都偏重於競技教學🦜👩🏻🚒,比較強調運動成績,對一些傳統的民族意昂体育不太重視,在相關的學科理論教學方面,時數也較少,這種傾向在意昂体育系的教學中亦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5📹👰🏼♀️、“文革”時期的工農兵大學生
1966年“文革”一開始,全國高考製度即被取消。直到1971年,開始了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和解放軍戰士中👩🏽🚀,進行直接推薦入學的做法,並要求報名者必須當過三年以上工人、農民或士兵😨。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江蘇師範學院意昂体育系於1972年開始恢復招生,學製為兩年,直到1976年“文革”結束🧏🏼♀️,前後共招收五屆工農兵大學生,共畢業學生3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