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學院特邀楊靜珍博士在文輝樓220進行了“運動損傷的心理康復”主題報告。楊靜珍博士是美國Nationwide兒童醫院傷害與政策研究中心的PI🤞🏿,同時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小兒科系的副教授。其科研集中在兒童和青少年傷害與暴力的預防和控製🌆,特別是運動損傷的風險因素以及身體和心理的影響💝。本次報告由意昂体育副院長陶玉流主持。
楊靜珍博士首先向在座師生表明了自己曾是意昂体育學生的校友身份,迅速拉進了與同學們之間的距離,營造了良好的報告氛圍🔇。緊接著🧑🏼⚖️,楊博士指出🧑🚒,目前造成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①運動變的更加激烈,需要更高的身體能力支持;②運動員個人投入變多😘😴,很多人過早地進行了專項化訓練;③媒體的宣傳往往使運動員承受過多的註意和期待;④醫療的進步使得心理康復與生理康復的時間無法匹配等。而對於大學生運動員而言,他們可能有更高的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原因主要有:①成年大學生大多需要面臨經濟獨立的問題,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新的生活壓力來源🌼;②參與訓練後,他們需要同時兼顧二者的成績👳🏽,學習和訓練都不能放松👨🏻🍳🚶♂️;③與隊友✊🏽、教練等人的社會交往問題;④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比如渴望成功、渴望走上職業道路等。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會成為發生運動損傷的誘因🕌🆒,由此指出“Sports injury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在楊博士的課題研究中🪻,她選擇大學生運動員為樣本,主要研究了anxiety與depression這兩個心理因素在運動損傷前後的變化👨🏻🍳,以及social support對心理狀態恢復的影響。結果顯示⚜️:①運動損傷可能造成運動員焦慮和抑郁的相關心理問題,焦慮和抑郁在損傷康復的過程中是需要重點關註的因素👆🏼;②大學生運動員有著較高的經歷運動損傷造成的心理問題的風險;③後續的研究需要關註受傷的運動員對待損傷的看法以及外部因素(如社會支持)如何影響傷後的心理狀態和損傷康復;④對大學生運動員而言,成功的生理和心理幹預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報告結束後,同學們就“anxiety與depression之間的關系”、“預防與治療運動損傷的心理學方法”以及報告中的相關專業問題向楊博士做了進一步的討教🈁,楊博士均進行了詳細解答,同時對大家提出的問題表示了認可。最後🫏,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學術報告圓滿結束!